1)第三十章节 往昔的那些事儿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即便总长不去交代什么,蔡兴宇将军也很是清楚自己该去做些什么,对于新德里的某些‘不明智’的行为,北京和设在南宁的‘中南半岛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当初都曾有针对性的拟定过一些方案。

  早在印度海军刚刚开始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海域集结东部舰队的时候,‘中南半岛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方面便是制定了大家方案,并上递北京总参谋部审批。

  由于那时候‘中南半岛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下属的作战单位内辖有着‘机动作战集群’以及海军南方舰队,所以当初有关相应的对策方案,总参的意思便是交由‘中南半岛战区联指’来制定。南海事务具体由‘中南战区联指’负责。

  而‘中南亚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在拉萨成立的那天起,该联合作战指挥部的司令员的人选便是迟迟没有敲定,因为‘中南亚战区联指’负责指挥的是由墨脱一线进入藏南的西藏军区-第52山地旅、第53山地旅、第55山地旅;处于在阿克赛钦地区的第6山地师、第4步兵师、第7步兵师、第8步兵师、第11步兵师、第13炮兵旅;以及红其拉甫方面的第21集团军,单是从作战部队的位置部署来看,便可看出司令员的人选决定并不是简单可以草率决定的。因为选择由谁出任司令员,也就等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京以后对南亚的态度。

  蔡兴宇清楚的知道选择由自己出任司令员意味着什么。他也知道西域之地对于共和国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印巴两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在这其间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印巴之间的平衡性上,始终起到了一个砝码的作用。尤其是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更是表现的很是深刻。

  当初中国方面除了向巴方提供的一大批武器装备(那些武器基本上都是从我军正使用或库存的装备中直接抽调的)之外,还直接为巴基斯坦提供人员的培训,甚至派遣了参谋人员进入了巴基斯坦总参谋部,参与作战计划的制定和指挥。

  拉合尔战役之中,由于巴基斯坦装甲部队没有等到炮火的掩护,以及缺乏步兵的协同,直接向印军发起反击,结果损失惨重,巴军的装甲部队所剩无几,急需战车补充,于是在向中国求援之后,巴基斯坦军方选择了国产59式战车。然而这个时候,库存的59坦克也没有多少,这个时候,先总理周文正公当即决定,从现役部队使用的坦克中拨出一部分支援巴基斯坦。

  随后,由于战争进一步的升级,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提出要求中国方面出兵进行支援。

  经过商议之后,中国政府发出了一个‘最后通牒’式样的照会“限印度政府于三日内拆除在中国锡金边界一侧和跨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