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节 媒介世界(下)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部《刚果惊魂》中存在的中国顾问当然是有其真实的背景意义的,这不是作者-迈克尔-克莱顿的捏造,而是真真实实存在于的一个大背景。而这个背景便是被乌干达人称为‘解放战争’的乌坦战争,而这场战争的根本意义便是1978年乌干达悍然侵略坦桑尼亚,但却导致坦桑尼亚联合乌干达国内各反对势力,进行逆推反击,并最终一举推翻了时任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独裁统治政权,根本性改变了东非局势。

  算起来,这场战争中,北京所扮演的角色却是十分耐人寻味,或许在普遍中国人的心里,1976年之后的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和平,虽然这其中打了一场1979年的边境战争,以及持续了几乎整个1980年代的边境冲突,还有1989年的南沙海战,但多数那个时代里的中国人,都认为那段时期的中国一直以‘韬光养晦’、‘鸵鸟政策’为存在于国际舞台上。

  可是历史的真实面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一直以来,北京所扮演的角色更近于一种称之为‘腹黑’的角色,的确是腹黑,某种形态下看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本着与邻为睦的根本宗旨,当然不会去扮演‘反派角色’,而就当国人愤然大骂外交部为‘卖国部’的时候,又有多少国人真正的去理解一个大国政府所需要面对的一种自我角色。

  以中国这样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一种必然,那便是坐大,做一个大国,而不可能,也无法去做一个大国身后的类似于‘跟班’的小角色。因为无论是哪个大国都不会容忍着自己的背后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跟班’。谁知道这个‘大跟班小弟’会不会从身后给自己一锤子呢。这也意味着,中国要么做大国,要么做小跟班,而做成小跟班,那OK了,自然而然的就得另是一回事了。

  *曾经写下了这样的一本书《台湾的主张》而在这本书中,这个政治玩家提出的一个最为引人注意的观点便是所谓的‘中国七块论’,在阐述这个观点的时候,书中这样写道“最理想的状况,是中国大陆摆脱大中华主义的束缚,让文化与发展的程度各不相同的地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即将中国分成台湾、西藏、新疆、东北、华北、华南、蒙古等七区。”

  似乎有些觉得这个政治流氓是在痴人说梦?哦,不,这不是痴人说梦,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如此,如果中国做不成大国,那么便是《台湾的主张》中*所写到的这样,被削弱,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正如曾经一直在两大阵营之中左右逢源的南斯拉夫那样的下场。或者说,国人为什么对南斯拉夫抱有着同情,或许潜意识内,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中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