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4章 良机乍现_潜伏在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样张广泗的军队就必须长途奔袭,一直赶到坎斯克来,才能与必勒格的军队合兵一处,共同消灭坎斯克的敌军。

  虽然两万人的军队拿下坎斯克的一万几千敌军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攻城战必然要比遭遇战费时费力,不能够确定需要几天才能全胜。

  而且获胜后还要自坎斯克大老远的赶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两下里耽误的时间,足够阿钦斯克方面过来的五万俄军对清军的要塞进行合围。

  俄军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武器弹药必然十分充足。

  有道是哀兵必胜,他们怀着对清军满腔的仇恨和怒火,一心要为死去的八千同胞复仇,士气之高可想而知。

  而且为了保住整个西伯利亚,保住俄罗斯帝国近八成的疆域,他们必然会不计任何代价的发起攻击。

  万一宋显峰那里抵挡不住,而张广泗与必勒格两军又不能及时回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若是必勒格的军队行动过缓,那一万俄军已经和张广泗的军队交上了火,必勒格可能还没有拿下坎斯克。

  张广泗出兵奇袭,又不能过多的削弱要塞的防御力量,所以他不可能携带重武器,而敌军则有一百余门重炮。

  两军兵力相当,真交起火来,胜负殊难预料。

  万一被敌人重创了张广泗所部,不仅会损失大量的兵力,更为可怕的是会使士气严重受挫,还拿什么来战胜那五万如狼似虎的俄军?

  所以张广泗说这是兵行险招,最后一搏,那是一点也没错的。

  必勒格自然十分清楚自己这差事的份量和身上所担的干系,领兵出了要塞后,先是一路疾行,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坎河与叶尼塞河的交汇处。

  进入坎河的河面后,他便稍稍放慢了行军速度,将十个向导派出去了八个,分成四组前往坎斯克探听消息,并侦察沿途的情况。

  每日里焦急的盼着哨探的消息,又怕暴露了自己大军的行踪,使突袭计划功亏一篑,大冷的天,必勒格焦急得起了满嘴火泡。

  好在武荣林大军在拿下了坎河与叶尼塞河交汇处俄军的堡垒后,留下了一标队伍在这里驻守。

  这支队伍不仅扩大和加固了先前的堡垒,还每日派出人马在方圆百里内巡逻,而且清军攻入叶尼塞河的消息早已经传开,所以坎河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了。

  这片区域内的俄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那里,没人留意这不起眼的坎河。

  就这样又走了三天,等到离坎斯克还有不到六十里的路程时,必勒格让大军停了下来,找到一个隐蔽些的河汊处扎下了营。

  为保密起见,他冒着风险一反战时扎营的常识,一个巡逻的兵士都没有放出去。

  只是在营地附近设置了大量的暗哨,并且让兵士们睡觉时都枪不离身,时刻提防着敌军来偷袭。

  他还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