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八章 变数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王共有儿子四人,其中存世者二人,而这两人,虽一在幽州,一在凉州,但二子手上,可都是握有重兵。而且,他们两人,均有不需禀报魏王,便可调兵而行的权力。

  梁祯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深感朝中无人,担忧自己一旦暴死,儿子们会因为手中无兵,而受人凌辱。二也是因为,四边战事频仍,他确实需要几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来替他领兵坐镇四方。

  只是,梁祯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自己的这个安排,竟然会在建安二十四年的夏天,在一个自己完全没有料到的地方,挽救了自己的基业。原来,耿纪、金祎等人在邺城作乱的消息,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传到了蓟城的北中郎将府。

  梁武听后,立刻摩拳擦掌,因为自从两年前,他在桑干河大败代北乌桓无臣氏以来,已经整整两年,没有动过刀兵了。而现在,邺城这一闹,不正给了他,用兵的机会吗?

  “先生不妨与武说说,这邺城之乱,若是武率军平定之,父王该如何看待武?”不错,梁武也并非是鲁莽的粗人,临出发前,他还是找到田豫,以听取这位深谋远虑之人的意见。

  田豫是在建安初年,就归附梁祯的老人了。只惜,他在归附梁祯之前,曾经追随过刘备,这一梁祯现今最为忌惮的对手,因此他在这渔阳郡守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半生。期间,幽州的刺史换了好几茬,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敢用他。

  一直等到梁武,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后生,来到幽州之后,才亲自来到他的住宅,以学生之礼,来拜见他。并公开表示,田豫是为幽州士民称道的贤者,自己愿意做他的学生。

  田豫当然不敢收这个学生,但梁武对他的重视,却也确实令他从内心深处,生出了一股终遇伯乐的悲喜。因为此时的田豫,已经年近五旬!俗话说,中年遇知音,就已经足够令人感激涕零了,更何况是老年遇伯乐?

  于是,田豫虽然拒绝了梁武的师生之名,但也确实如同一位师长一般,尽心尽意地辅助梁武,手把手地教他如何为人、如何做官、如何牧民、如何征战。

  “若是他处有乱,将军自当奋不顾身,率兵平之。”田豫一边捋着长须,一边在沙盘上放置兵俑,“可这邺城,乃大魏之都。擅自带兵前往此地,易有杀身之祸。”

  田豫所说的事,梁武自然也是知道的。但话说回来,年轻气盛的梁武,又何尝不想做田豫所担忧的,会引起他人怀疑的事呢?毕竟,这世上,又有哪个男儿,在年少的时候,没有萌生过“大丈夫当如是”的壮志?

  只不过,梁武知道,自己的姑姑,并不看好自己,而姑姑对大人的影响,又是那样之深,因此为了自保,他才不得已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自己,勿要窥视此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