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六十二章 鏖战东南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的一系列战事,起端都在东边的吴地。可以说,若不是孙权第一个在东边,对寿春用兵,益州的刘备,邺城的吉本、耿纪、金祎,许县的孙狼、梁郏,宛城的侯音、卫开,也都不会举起反梁的旗帜。

  孙权是第一个搞事的,因此也享受到了“首犯”应有的待遇。大魏王梁祯,亲将四千步骑,联合兖、徐二州的郡国兵,合计五万之众,号四十万,浩浩荡荡地压向寿春而来。

  吴人对梁军,是先轻后怕的,说轻是因为在建安十一年,他们就曾在都督周瑜的指挥下,大败号称一百零三万的梁军于赤壁,打得梁太师仅以身免。但在前几年,这形势却是向着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十万吴军,在大都督鲁肃的指挥下,试图趁着梁军疲惫之机,克服彭城,但怎知,却反被梁军杀得丢盔弃甲。丢了重镇寿春不止,还折损了有“江表虎臣”之称的悍将凌统。

  从此之后,东吴的朝堂之上,对梁祯的态度,就又开始出现分化,虽然没人再敢像建安十一年前那样,公开主张投降了,但主张与梁军和好的声浪,却一浪高于一浪。孙权也正是因为这种压力,才不得不于建安二十二年秋,与梁祯联姻。

  因而,此次孙权对寿春的攻势,一来是为了夺取扩大与梁军驻地之间的缓冲地带,二来也是为了向整个东吴,表明自己的态度,弹压朝中反对北伐的声浪。

  只是令孙权没有料到的是,他的举动竟然会引起梁祯这么大的反应,年迈的魏王不仅四处调兵,甚至不惜拖着病躯,千里迢迢地从邺城赶到寿春,来迎战他孙权的十万甲兵。

  两军在寿春城下,排兵布阵,摆出一副决死作战的模样。只不过,作为进攻方的吴军,却迟迟没有吹响进攻的号角。这是因为,孙权与大将程普等人观察多时之后,却依旧难以发现,梁军的军阵,究竟有哪一处,是可以一试的弱点。

  不错,孙权的将军们,在连游阵都没有派遣的情况下,就开始用肉眼来观察梁军军阵的弱点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有多么高超。而是因为,孙权带来的十万大军,都是江东世家的私兵,换句话说,这十万大军,除了孙氏的私兵之外,都是江东诸臣的财产。而试问这世间,究竟有哪个人,愿意让自己的财产,损耗在注定不能有太大收益的地方呢?

  只是孙权军的迟疑,除了会白白消耗时间之外,剩下的,就是送给梁军机会了。因为梁军的诸将,可远远比吴军团结。因此,当他们察觉孙权部并没有进攻的意思后,便立刻面见梁祯,讨论主动进攻之法。

  此时,梁祯也收到了邺城、许县、宛城三地传来的告急文书,至于遥远的凉州,则更是由于这三地的叛乱,而直接与自己失去了联系。因此梁祯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