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章 徐晃之计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口中之时。杨修也不例外,但所幸,他也非常人,因此他在心中一揣摩,便判断出了梁祯内心天平的轻重。

  “徐晃战功显赫,对魏王之忠心,亦有目共睹。只是,徐晃屯兵摩坡,至今已有半月,不见动静。修亦不知,此是否孙子所言之‘静观其变’?”

  如何令言语变成一把能够杀人的刀?这就是最好的教材——杨修的这番话,是有着极强的诱导性的。毕竟,张郃孤危,吕常县军(注1),是早就印在梁祯心中的事实。而徐晃的任务,就是去将此二将救出险境,但如今徐晃却“告诉”梁祯,他要静观其变。你在观什么?你想要什么变?

  “唉~”梁祯叹了声,但却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将目光重新落回书卷上,但看了许久,他却愣是没从这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当然不可能找到了,因为历史的作用,是参考,是学习,而不是照抄!

  “儁乂南下之时,带了多少粮草?”梁祯的语气,很是平静,就像已经麻木了一般。

  杨修眉毛一皱,他并不是主管这件事的官员,因此需要一点时间,来查阅记忆片段。

  “回大魏王,半月之粮。但途中军士多亡,又有死伤,故张郃部之粮草,或可坚持更久。”

  坚持得再久,又能有多久呢?毕竟,粮食总量就这么多,就算少了一半的嘴,也撑不过一个月,但现在,距离张郃部被围,也将近一个月了,换句话说,要是徐晃再不动手,张郃部就极有可能因粮尽而溃了。

  杨修的语言,就如同罗织了一张巨网,将梁祯紧紧地网在其中,让他困在这“徐晃刻意不救张郃”的想象之中。

  “孤知道了,德祖,你先下去吧。”

  “诺!”

  看着杨修一步步离去的身影,梁祯心头,不禁泛起一丝酸意,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完全无法辨清,这徐晃和杨修,是谁奸谁忠,还是两人都奸,亦或是两人都忠,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孤终于知道,为什么古时,会有这么多忠义之士,含愤冤死了。”梁祯喃喃道,“来人,请子通。”

  蒋济并不在伊阙关,而是在不远处的雒阳,因此他花了足足半天时间,才从雒阳赶至伊阙关面见梁祯。

  “有人说,公明与关羽,屡有书信往来。而公明,又止足摩坡,迟迟不肯与关羽交战。”梁祯站了起来,边在公厅中踱步,边复述着杨修早上的话,“依子通之意,孤当如何是好?”

  蒋济越听,眉毛锁得越紧。因为在他听来,这分明就是有人在给梁祯进谗言,乃至于梁祯在心中,都默认了徐晃私通关羽,准备出卖张郃的可能。

  “回魏王,徐晃妻小,皆在邺城,若是降刘,便是族矣。”于是,蒋济决定,先拿梁祯握着徐晃妻小这一点,来安抚梁祯的情绪,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