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二章 三国第一情报大师_三国之天生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宫。

  “臣,拜见陛下。”

  沈炼和一名年轻人拜倒在地。

  刘辩道:“平身。”

  他看向那名年轻人,心中不禁有些意外。

  由于锦衣卫拥有“天子近侍”的名头,别说是民间良家子,对贵族家庭的子女来说都有很大吸引力。

  但为了保证这支特务机构的人员纯正性,也为了防止不学无术的年轻贵族抱着蹭履历的心态进来,他便命令沈炼在招募条件中又加了许多规定。

  这些规定足以吓退那些士大夫家族的子弟。

  因此,最后基本上只有民间百姓和落魄寒门子弟还能保持报名热情。

  可没想到在如此情况下,依然还是有人“傻兮兮”地凑了过来。

  而且这人还不是普通的贵族。

  经皇家族谱验证,此人确实如其自称的那样,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绝对根正苗红的宗亲子弟。

  “这名字……”

  刘辩瞥了一眼沈炼递来的文件,看到年轻人的名字和籍贯后,脑子里立刻想起了一些东西。

  如果记得没错的话,眼前这人就是后来曹魏帝国的三朝元老——

  刘晔。

  刘辩又看了年轻人一眼,心道:“没想到是他。”

  印象中,刘晔在少年时期就被“月旦评”的创办者许邵成为“佐世之才”,而其后来的出色履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是以另一种独特的证明方式。

  曹操不听他建议,在汉中输给了刘备,惨遭打脸。

  曹丕不听他建议,被孙权放了鸽子,惨遭打脸。

  另外,这位“打脸助攻爱好者”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出色的情报参谋。

  毫不夸张地讲,单就情报能力而言,无人能出其右。

  这样的存在对当前急需吸纳人才的锦衣卫来讲,绝对是至关重要的存在。

  “朕闻你素有才名,又是皇亲国戚,若肯入朝为仕前途必然更好,为何要入这锦衣卫?”

  刘辩问道。

  和其他同级职位想比,锦衣卫即便能够亲近天子,也仍称得上是一份前途渺茫的工作,这也是贵族子弟们遭到“劝退”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锦衣卫的真实工作内容并没对外公布,在表面看来完全就是个苦差,皇室子弟怎么可能有兴趣。

  刘晔愣了愣。

  陛下知道我的才名?

  但现在没工夫思考这个,他赶紧行了一礼,恭敬地道:“陛下相问,臣不敢有任何隐瞒。因受族人排挤,臣不得不远走他乡,适才于街头看到招募令,又念及之前叛首董卓作乱,顿生报国之志,因此前来报名。”

  “原来如此。”

  刘辩点了点头,大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首先按照历史记载,所谓“受族人排挤”,很可能是指被其亲生哥哥刘涣赶出家门。

  孤身一人“洛飘”了几天,眼看就要混不下去了,这一咬牙,一冲动,便就此入了坑。

  至于为什么不去当其他贵族的门客讨生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