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9章:春风沉醉的晚上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郁达夫,熟知者众,至于周达夫,鲜少有人知晓。

  这位先生,因为受到冲击,晚年精神恍惚,妻子杨沫也不幸去世。

  所以,金克木先生也不愿过多谈论自己的老友,此刻谈到,更多是对一种当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与周达夫同住梵竺庐研究学问的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吧。

  很久以后,苏亦才知道,原来在今年的三月份,在俄语系任职的杨沫女士选择了一种让人惋惜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金先生谈起老友的爱情故事,或许不仅仅是调动课堂气氛那么简单吧。

  其实,周达夫也曾经在北大中文系当过教授。

  当年周被时任教育部部长朱家骅从印度请回国,许诺给他一个大学校长当,结果次年朱家骅就被调任交通部当部长,周的学长职务也不翼而飞,只好当中大担任教授。

  然后52年院系大合并的时候,中大中文系就并入北大,周也随之来到北大教书。

  不过这位先生也不是什么性格安分的主,跑去学部社科院的前身情报研究室翻译资料。没干几年,又不干了,北大又不想回,便调到中央民族学院。

  这位先生似乎对学术心不在焉,除了早年间发布一些文章之后,后面似乎也开始跑偏了,不然,他的学历以及学问水平,怎么可能在国内学术界寂寂无名,以至于到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金克木先生在讲述梵竺庐讲述到周达夫的时候,既然真的有学生把对方当成郁达夫了。

  甚至,有学生说,“我读过周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很感人。”

  当时,苏亦哭笑不得。

  好在,这位学生讨论的声音也不大,很快就被旁边的同学矫正认知。

  金克木先生也没听到,不然,不知老先生会作何感想。

  其实,老爷子在北大当教授之前,已经在多个学校教书。

  比如,去印度之前,就在湖南大学当教授,比如从印度回来之后,在武汉大学也当过教授。

  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张绣予还特意跟苏亦说起来金克木先生早年间在武大的经历。

  “在来咱们北大之前,金先生是在武大教书的,从印度回来就被聘请到武大教梵文,最后,机缘巧合之下,又去哲学系教授印度哲学。听说,当时,吴宓先生起初不太放心金先生去哲学系授课,结果一节课听下来,吴宓先生就被折服了。”

  吴宓?

  猝不及防,又多了一个著名学者。

  如果对这位先生不甚了解的话,有机会去读一读吴宓日记那么就什么都清楚了。

  苏亦对吴宓不陌生,却金克木在武大的这段经历并不熟悉。

  询问之下,张绣予才解释。

  原来上世纪40年代,吴宓任武大外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他推荐金克木到外文系教梵文。当时,武大找不到教印度哲学的合适人选,而这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