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八章 帝国太大_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各个藩的债务免除——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发行的藩债;要不然上百个藩的债务和利息加起来起码一千多亿。

  当然,藩债也不是完全免除,而是由大明朝廷负担了本金部分,这对于当时财政非常宽裕的大明朝廷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反而进一步增进了大明朝廷和藩臣、藩地之间的联系。

  另一个方面,当时的财政大臣名叫郑纯,是泉国公郑芝龙的四世孙,还是当时的世界首富兼泉国公郑顾之弟,不仅是个科班出身的理财高手,而且还给大明朝廷有点过时的财政制度发起了重大的改革。

  而这个改革,致使大明朝廷不仅财政大有改观,而且还为帝国霸权的稳固作出了积极贡献。

  朱猷堃虽然已经不再过问政事,但是他理论上还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甚至可以下令解除民选首相及内阁、解散上下两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什么都不知道,恰恰相反,他基本对自己统治的帝国非常了解。

  Z、Q、X地区,及北部的整个西伯利亚,所遍布数百个公侯伯子男,并不是改革的阻碍,这些家族和他们的家主们实际上早就想放弃那些地区了,可是大明朝廷一直不肯松口;至于他们为什么不造反什么的,呵呵,如果是原来的儒教统治的那个华夏,或许他们肯定这么干了,但实际上他们除了家族的开山老祖外,基本都是接受过金陵公学的新式教育的,不仅如此,而且还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太了解大明朝廷的实力了,而且太希望自己能够在南京做一辈子富家翁......

  真正阻碍的原因是在于资源、交通等条件,可是却不得不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西部、北部数百万人过上富裕的生活。

  这也是他一个皇帝的责任,他毕竟不是新罗马和新土耳其的伟大而正确的政治家,是不敢违背臣民的意愿的。

  想到这里,他苦笑一声,然后起身走到秦公爵身边,笑道:

  “真是有点难为你,本来是你大喜的日子,却要你为了国家的未来,把婚事办成了政治会议......”

  秦公爵脸上居然没有一点谄媚的样子,还笑呵呵地开起了玩笑:“实际上,咱们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咱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明百姓所关注......”

  所以这也是大明贵族们不愿意抛头露面的原因之一,但是他们却得到了民众的信任,这可不是大明百姓奴性太重,而是从崇祯大帝开始,大明的贵族一直都在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前有百年征服(崇祯大帝开始到洪兴大帝晚期结束),后有十年世界战争以及大大小小的地区冲突中,处处都能看见大明贵族的身影,每次战役,都有大量的贵族战死沙场。

  在后来权威调查机构和大明朝廷做的报告中,诸夏贵族的伤亡率比平民(包括平民出身的官兵)高了很多,而这其中又以大明为之最。

  但是战争还是给大明贵族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导致很多贵族断了嫡系传承,不得已只能从他们的近支中找继承人......所以这也是大明资产阶级能够掌权的最根本原因。

  而资产阶级之所以没有革掉朱明皇帝的原因,实际上,是由于大明皇室在整个活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有关。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